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名师创作教学系列讲座(第五季):经典作品赏析与创作

【来源:学院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11-21 】

为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养,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组织“百年传承 长江论坛”中国画·书法教学与创作系列研究——《名师创作教学系列讲座》学术活动。11月14日晚,公司特邀请苏百钧教授在公司公共课部A12-115教室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经典作品赏析与创作》学术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中,苏百钧教授详细解读了学院派教学与创作中的核心理念。他提出:“学院派教学不仅要注重法度和规矩,还需激发员工的个性表达。”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苏教授以生动的案例,清晰地讲解了写生与创作的三阶段理论,从基础观察到艺术升华,为在座师生提供了一个从自然美向艺术美转化的路径。苏教授指出,艺术创作不仅是技法的积累,更是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在讲座中,他强调了学院派教育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需结合时代特点,探索个人风格与艺术表达的多样可能。


接着,苏教授以宋代小品和八大山人等经典作品为例,深入剖析了线条与笔墨在中国画中的核心意义。他特别提到,线条不仅仅是造型工具,更是中国画语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质感、结构与气韵。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述了如何通过书法练习增强线条表现力,同时建议员工通过回归传统与研究古代画论,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

此外,苏教授还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介绍了当代“新工笔”潮流的现状及发展。他认为,部分“新工笔”过度追求技巧,忽略了中国画的本体语言。他呼吁大家注重笔墨与线条的本质,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让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苏教授与在座师生展开了深度交流。师生们就写生技巧、创作风格和线条表现力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疑问。苏教授耐心解答,并结合自身创作经验提出具体建议。他以鲜活的创作案例,为员工讲述了如何将工笔画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让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中展现出全新魅力。  大家对苏教授提出的艺术创作理念表示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实践这些新思路。

      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经理郝孝飞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视角,同时也激励大家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艺术创作。

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对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将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将传统与个人风格相融合,为艺术发展注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