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710教师年度作品展在汤逊湖藏龙岛校区拉开帷幕。在中国画系展厅,作为美术学院积蓄深厚传统底蕴的中国画专业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呈现出多元的样式。这无疑体现了中国画专业教师们对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以及在新的时期对中国画新发展样式的思考与探索。这些作品的集体亮相给全院师生特别是在校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老师的创作思路、学习绘画技法的绝好机会。
首先,这次中国画展呈现出创作思路的开放性。面对这门传统艺术,中国画创作是否应该关注当下、如何在传统媒材以及绘画语言上进行拓展、如何通过个我的创作把传统艺术中的优秀品质带入当下,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这次展览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在不同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的维度的探索与思考。这一特征一方面体现在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上,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画家对于绘画语言的多样探索上,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每位艺术家运用中国画语言的多样性,每位画家在探索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展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的感知到中国画展厅不同画家不同的绘画语言的特质。这也体现了中国画在当下发展的多元格局,体现了教师活跃的创作思维与扎实的创作能力。
其次,这次展览突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的实力。中国画系的工笔人物画专业在本校以及湖北乃至于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牌专业。不仅是因为该学科的主力教师在历届全国重要展览中屡获大奖,更为重要的是该学科有一个合理的学科梯队建构。中青年教师秉承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关注社会、探索技法、重视教学,并形成完备的学院式工笔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下每位教师对工笔人物的语言又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每位教师的工笔语言其实都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展览中的工笔人物画虽然没有展出教师平时获得大奖的力作,但都展示出了他们各自的实力,展示了他们工笔语言的多样性,在本次展览中显得颇有分量。
最后,本次展览还体现了中国画专业丰富的团队结构。中国画专业是美术学院历史悠久的专业,历来以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它涉及到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等等学科。一方面,中国画专业要研究与传承优秀的传统艺术,这些在展览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许多教师具备深厚的传统素养;另一方面,又要思考与探索新的中国画语言,拓展传统艺术在当代的表现空间,这次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体现了教师对中国画介入当下日常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画专业教师学术传承的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开拓性。当然本次中国画展厅还有书法专业的作品也展示了教师们对书法传统脉络的传承以及个人风格性的创作,体现了书法专业“精”而“雄”的实力,使得中国画学科的发展更为充实与完备。
总之,教师作品展提供了一个舞台,中国画专业展出的多维度的探索方式以及丰富的团队结构,在教学中能够给员工提供丰富的养料,它也体现了中国画专业的多元与包容。教学相长,相信此次展览必将带来非凡的效果。
”,成为一个“艺术目的地”。

徐勇民《读-史记-楚世家》纸本水墨

陈孟昕《红山楂》工笔重彩
